仁和区耕樵家庭农场打造特色综合家庭农场,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——在这里感受田园牧歌

www.maomin.org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3-12     来源:攀枝花日报      选择阅读字号:[ ]     阅读次数:

  初春的阳光照在仁和区耕樵家庭农场的院坝里,十余位康养老人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。院坝一旁,一些老人在田里体验采摘、种植特色蔬菜的农耕乐趣……

  民宿康养作为近年新兴的消费热点,正成为不少银发一族养老方式的选择之一。集生态养殖、绿色种植、种养循环为一体的规模化经营特色综合家庭农场,也让农业新形态商机凸显。

  多元特色化发展

  走进仁和区仁和镇总发村,沿着一条半坡小路向上而行,便来到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耕樵家庭农场。它坐落于山水田园之间,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,这里清幽静谧、空气清新。

  农场内豌豆尖、小白菜、萝卜等各式蔬菜在地里长势旺盛;热带植物科普区内,种类繁多的热带植物、自然成熟的新鲜瓜果、姹紫嫣红的绚烂花卉,让农场增添一道生机盎然风景线;孔雀、梅花鹿、猪、鸡、鹅……农场养殖多元特色化发展;100余亩土地上,芒果种植面积80余亩,剩余土地则发展沃柑、金桔、莲雾、释迦等特色水果,可感、可赏、可品相结合,串联起人间“烟火气”、绿色生态美。

  “我们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,目前主要从事绿色无公害芒果种植,年产80余吨,年产值20万元。”农场主张恒源介绍,除芒果外,农场的其余蔬果、畜禽产品等农产品,均能实现从田间地头及养殖场直接向消费者实时提供,去年,家庭农场总收入90万元,实现年利润30万元。

  走生态循环之路

  养殖场内,梅花鹿、黑山羊、猪、鸡、鸭、鹅等畜禽正在悠闲地咀嚼饲料;果园、菜地里,蔬菜、果树长势喜人。耕樵家庭农场内,时刻都在上演“种养共生”的和谐图景。

 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扩大,粪污处理、畜禽饲料成为难题。近年来,张恒源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。“要把‘包袱’还田,做到养殖零污染、全循环。”张恒源介绍,农场将畜禽粪污收集后,用于菜地、果园施肥,不仅能实现资源化利用,还能提升农田质量;果园里修剪下的幼枝嫩条则能喂养梅花鹿、羊,其余枝条则用于烧火做饭;而剩菜产生的泔水,用作鸡鸭鹅等食用饲料。

  农场内低投入、高产出、优品质的良性循环,有效实现了经济、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。“现在农场养殖区畜禽年产有机肥达20多吨,每年售卖畜禽,年产值能达5万元。”张恒源说。

  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

  农场的菜园里,蔬菜长势正好,一派绿意盎然。

  “农场的客人都喜欢吃菜园里种的蔬菜,全是绿色食品,现摘现做现吃,口感好也新鲜。客人只要有兴趣,都可以进园体验采、摘、种,感受农耕文化乐趣。”张恒源说。

  前院养老,后院民宿,院坝内还有农耕菜园……这是张恒源将“农场+养老”二者相结合,进行有益探索后,打造出的农村康养又一新模式。

  耕樵家庭农场完善的发展模式和优美的生态环境,不仅吸引周边区县游客纷至沓来,更吸引了成都、重庆等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。

  为将“人流量”转变为“经济增量”,张恒源盘活周边的破旧厂房,结合农耕文化发展民宿,丰富经营业态。

  经过精心打造,2018年9月,民宿正式营业。农场有客房53间,配套1000平方米的餐厅、棋牌室、活动室,可接待100余人。

  “每年从11月下旬到次年3月初,民宿就会进入冬季阳光康养的火热期,不少来自浙江、上海、新疆、北京等地的康养老人便会来此,年接待量能达80余人,入住率达70%以上。”张恒源表示。

  “农场环境非常好,没事儿的时候出来遛遛弯、到广场跳跳舞、再去喂喂孔雀,老板还会提供免费接送服务,有这么好的环境养老,别提多舒心了。”康养老人李承茂对农场的环境和服务表示很满意。(周娟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南桢)

审核: 孙昕   责任编辑: 伍家秀